找到相关内容181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实了知天台一乘圆顿

    相涉。向上眼在甚么处?又为这个来一曲戏剧乎。师曰:也令大家知道真实不虚耳。  时,明太祖忌于出身于僧中,对僧人轻戒德,重供养,忽修持,蓄钱财。深为恶感。借故把僧人抓来关的关,杀的杀,无迹无象地进行诛绝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470749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化缘等名义骗钱,扰乱当地社会治安;一些人假冒活佛,诱骗甚至诱奸到拉萨等地旅游的女游客;登封三个农民身穿僧衣,冒充少林寺和尚,在少林寺以看手相、抽签算命等方式骗取游客钱财。……其中,最令人意外的是关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六朝佛教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

    减轻不少的负担  。有人又觉得关于佛教的种种兴趣,都是浪费钱财,虚耗人  力。他们不知道若按当时的实际情形看来,整整得其反面。  因为在中古社会小农经济的状况之下,减轻剥削,是可以的  ,若完全没有剥削...

    刘泽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4870879.html
  • 敦煌四二八窟新图像源流考

    ,复  逢婆罗门来乞,太子以两儿衣服与之。」(注 18 )  (18)太子背子,太子妃负女入山。  6 页  经云:「太子布施车马钱财衣服了尽,无所复有,  初无悔心大如毛发。太子自负其男,妃负其女,...

    李玉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171067.html
  • 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

    我」见,则物无贵贱矣,能达「物、我」俱忘之境  界,则「身世之内所留尚有何物﹖」 (黄文焕「陶诗析义」  卷三) 所以,对关心钱财之汉故老,陶公不免调侃云﹕「问  金终寄心」(咏二疏),对能善保其身之...

    包根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771092.html
  • 印度禅与中国禅

    即使你有再多的钱财,再大的权势,一埋就算完了,都是如此。用印度佛教来说把你一烧就什么都没有了。在世界上生活得越好就越糟糕,因为你生活得越好,你就越留恋这个社会,这个世界,你的习俗就越难奉守。于是佛陀就问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071355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生平不求名誉,他人百作文赞扬师德者,辄痛斥之。不贪蓄财物,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,师以印佛书流通,或救济灾难等。一生不畜剃度弟子,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,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,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,各处...舍利无数。弘一大师于《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》中,赞美印光法师,生平不求名誉,他人百作文赞扬师德者,辄痛斥之。不贪蓄财物,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,师以印佛书流通,或救济灾难等。一生不畜剃度弟子,而全国僧众多钦服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——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的三大语系佛教代表访谈录

    如,现在一些地方政府,把修建寺院作为招商引资的项目来对待,这给寺院落成之后的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麻烦;有些地方,在寺院安插假和尚,骗取信众钱财,给佛教界的声誉带来了极坏的影响。这个现象不仅在我们湖南,...

    桑吉扎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171409.html
  •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—净空法师访谈录

    读书人都清寒、清高,他把财产、钱财都没有放在心上,生活非常简单朴素,三餐只要能吃得饱,衣服只要能穿得暖和就足了,知足常乐,这才能做学问。不知足的人怎么能谈学问?所以现在只能谈知识,不能谈学问,做学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4471427.html
  • 茶禅七日

    奢华和痴迷。多少浪士,穷尽体力只求俸禄,多少町人,尽献家财只为平安。  见色明心,平清盛是否真的带来了平安?长明作了这样的长句:“人皆在愚中营生,于危如累卵的京中造屋,耗费钱财,自寻烦恼,小心侍侯,...

    今川义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471524.html